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Nomadland》游牧人生-心碎人的療傷之旅

圖片
開著一房車,四海為家,追尋著詩與遠方——看似瀟灑勇敢的獨旅,卻是失去丈夫、被迫搬遷後,必須堅強的出發。 「我不是沒有家,只是沒有房子。」 片頭從開始就走寫實的鏡頭,積雪濕冷的倉庫,紙堆包裝的瓷盤,被深擁的寬大牛仔衣物,一步步的未明言,暗示著在打包上車的主角芬恩,表面上是在產業城鎮關廠關鎮時,沒有及早準備的出局者,但實際上是有著自己的理由與堅持。 「我需要工作,我喜歡工作。」 「我花了許多心力在那台車上,那是我的家。」 「我不明白為何要鼓吹人們把ㄧ生的積蓄都投入負債(買房)」 在亞馬遜的物流零工、到甜菜地採收……吃喝拉撒睡都在車上,追逐著工作。從堅持一人生活,後在難以嚴峻寒冬求生,而到向南出發,加入RTR游牧族聚會,感受到人們彼此互助接納的支持圈。透過芬恩安靜的視角,從游牧菜鳥,逐漸適應融入的過程。 畫面裡,芬恩獨自開著車,走南闖北,與「正常社會」下的人交流,聯邦辦公室職員、曾家教過的少女、停車場經理、有房中產的姐姐……到在RTR沙漠營地時,即使有朋友邀約加入圈子,還是先選擇一個人行走著「部落」 這樣的邊緣感,帶來種客觀,保持距離的寫實視角,如同寫實紀錄片般看著劇情變化。(後來搜尋了下才知道,整部片除了飾演主角的McDormand、男配擔當的David,其他重要角色都是原著中被採訪的遊牧族,素人本性演出) 影片中聲音大多數都是寫實的環境音——滴水、風聲、開車自娛的歌聲。只有當主角沉靜在大自然,或是沉默思考的時候,Ludovico Einaudi簡約的鋼琴聲,讓故事多了只能意會的氛圍,讓觀眾自己理解屬於遊牧族的自在與哀愁 整個電影剪輯的節奏,表現出來是一種低調溫柔的疏離感。 既不是激烈的控訴現行制度下的社會黑洞,也不是悲情地表現人世炎涼。 而是單純表現出,這世界上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漂泊不定,生活在高風險裡,頑強求生。 「這種生活我最喜歡的一點──沒有最終的道別。 「我在這裡遇見幾百人,但我們從不會永別。 「我都說-我們路上見。 「而且真的,我都會路上再次遇見他們。 「我們路上見。」 其實預告已經把劇情表現出來,但屬於電影的詩意與美感只有從實際進戲院看電影才會體會到。

離職30後#1

 正確來說,我是上週三離職。 經歷了場失敗的面試,我沒能先建立起和履歷表現出的人格特質,對職缺表現的角色有足夠的身分認同,總結是場失敗的面試。 接下來的清明連假,跟著家中兩隻小孩逛松菸展、家庭日、朋友聚會,總之是都是沒有自己停下的時間。 到了今天,四月的第一個週一。 一早起,挑戰騎車進台北城,早上慢跑晨練。 從暖身緩跑,腳踝就抽筋痛,長距離跑步還維持了7.6分鐘的平均,已經小安慰了。 會後的早餐聊天,再次體會到自己與同伴相比的不足。 冒牌者效應——沒有資格限制,卻覺得自己不及格。 結束後與另一人的聊天,面對人生的迷茫: 我想要追求興趣樂情成為職業,但連熱情動力在哪都找不到,能怎麼做? 我還是直覺式的第一答案,給了過於武斷且單一路線的回答。 維持工作兼做,或接受低薪拼賺錢的機會,這樣常見的二元答案。 但實際上,人生不一定有單一的解法。 行銷人的創意,是要從錯誤的方向中尋找。第一個想到的點子往往不是最優解。 人生也是這樣,過後想想,他正真想問的事情不是錢,是沒有個目標,讓他想要衝動冒險一試的目標興趣,所以才每個都會,讓自己更加迷惘。 過去曾問過生涯教練的問題,該如何找到方向? 她的答案是:去嘗試,多去體驗不同可能,才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如果找不到,就是自己試的還太少。 當找找到了方向,只有自己先把興趣要達成的標竿設高,先把自己的規模想大,這樣視野才能看得越遠,才能正真找到更多資源,不然也只是自娛娛人的小打小鬧。 晚上聽著1號講堂上,謝閔瑜的行銷高手密探,聽他們說創意是可以訓練,透過觀察筆記彙整連結,將同一部電影看50遍,把每個角色世界觀的劇本通通分析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刻意找自己不喜歡的類型、不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接觸到非同溫層到專業,才可能拓展想像的範圍。 人生也是一樣需要被好好體驗,才能再習慣聽從別人指導棋的思維下,重新找到真實喜愛的動力。 聯想到的作品,后翼棄兵、學習王道、黑馬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