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3的文章

觀光工廠 vs. 特產店

  每次路過桃園總能在高速公路旁的廣告板上看到觀光工廠的廣告,但我對它的印象就是個展示商品的製造過程,企業歷史的無聊空間,還有個販賣部的刻板印象。   但實際上,我在台灣去過可口可樂觀光工廠,以復古美國街景,冷飲店作為可樂歷史演變的介紹,讓人一開始就融入到美國八零年代的氛圍中,一步步讓人認識並認同可樂的文化,最後就像在主題樂園裡歡樂興奮的環境中,同學們被洗腦似一窩蜂的聚在販賣櫃台,想要那些昂貴的可樂造型商品。   兒時曾去過美國雷根糖的觀光工廠,當時年紀還小根本看不懂任何的英文單字,但從搭上工廠的小火車,明明解說的大姊姊說著聽不懂的英文,但從小火車上看著用各種模型道具所表現出充滿趣味娛樂的歷史故事與軼聞,就像是在遊樂園搭激流探險一類的設施,懂不懂根本無所謂,讓你體驗、遊樂到就好,最後還抱一包甜膩死人的雷根糖回家。   而國外跟團常會有去參觀當地著名特產的特產店,去威尼斯就會帶去看水晶玻璃,充滿民族自尊的歐洲人可不把這當成娛樂產業看待,這是他們文化藝術。師傅在面前捲起一團液態玻璃,沾一下作為顏料的礦物,火爐裡轉個幾圈,吹一下,輕薄的玻璃花瓶就成形了,再拿起鉗子拉一拉,轉一轉,俐落的一匹奔跑的俊馬幾秒鐘就出現在眼前,而後便是很認真地說明捷克的玻璃是次級品,慕拉諾島上出品的才是真正的好貨,耐摔、不掉漆、色彩艷麗、透光度極佳,展現出各種華麗璀璨的水晶杯,水晶燈,藝術品,眩暈了眼,沒有像美國主題樂園似的體驗,但就是讓人佩服在老師傅的手藝之下。   如果去對岸一定會帶人去看蠶絲被,泡茶莊,買貔貅(雖然聽說最近規定不能帶團去了),關於對岸的觀光工廠,印象中就是帝寶蠶絲被,但就是把製作用的機器擺出來,煮蠶絲的煮蠶絲,拉蠶繭的拉蠶繭……最後必備的就是各種不同花樣的蠶絲被讓人選擇,而茶莊則是進入充滿古色古香的裝潢裡,大家排排坐,由漂亮的雲南姑娘泡起各總等級不同的普洱茶,說好聽是和台灣來的貴賓們分享家鄉的普洱茶,說直白點就是這是免費試喝,歡迎購買!   觀光工廠隨著當初規劃者所表現出的氛圍,能夠使人體驗到這些日常商品,ㄧ般人所不知的文化背景,進而認同,引起購買欲望,也同等於體驗經濟,藉由好的服務,注重氣氛的環境,搭配適合的產品,增加消費機會。這些工廠的轉型成觀光工廠,一部份是為了保存這些公司、產品在台灣歷史出現過的痕跡,讓些夕陽產業從原本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