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dland》游牧人生-心碎人的療傷之旅

開著一房車,四海為家,追尋著詩與遠方——看似瀟灑勇敢的獨旅,卻是失去丈夫、被迫搬遷後,必須堅強的出發。


「我不是沒有家,只是沒有房子。」


片頭從開始就走寫實的鏡頭,積雪濕冷的倉庫,紙堆包裝的瓷盤,被深擁的寬大牛仔衣物,一步步的未明言,暗示著在打包上車的主角芬恩,表面上是在產業城鎮關廠關鎮時,沒有及早準備的出局者,但實際上是有著自己的理由與堅持。


「我需要工作,我喜歡工作。」

「我花了許多心力在那台車上,那是我的家。」

「我不明白為何要鼓吹人們把ㄧ生的積蓄都投入負債(買房)」


在亞馬遜的物流零工、到甜菜地採收……吃喝拉撒睡都在車上,追逐著工作。從堅持一人生活,後在難以嚴峻寒冬求生,而到向南出發,加入RTR游牧族聚會,感受到人們彼此互助接納的支持圈。透過芬恩安靜的視角,從游牧菜鳥,逐漸適應融入的過程。


畫面裡,芬恩獨自開著車,走南闖北,與「正常社會」下的人交流,聯邦辦公室職員、曾家教過的少女、停車場經理、有房中產的姐姐……到在RTR沙漠營地時,即使有朋友邀約加入圈子,還是先選擇一個人行走著「部落」

這樣的邊緣感,帶來種客觀,保持距離的寫實視角,如同寫實紀錄片般看著劇情變化。(後來搜尋了下才知道,整部片除了飾演主角的McDormand、男配擔當的David,其他重要角色都是原著中被採訪的遊牧族,素人本性演出)

影片中聲音大多數都是寫實的環境音——滴水、風聲、開車自娛的歌聲。只有當主角沉靜在大自然,或是沉默思考的時候,Ludovico Einaudi簡約的鋼琴聲,讓故事多了只能意會的氛圍,讓觀眾自己理解屬於遊牧族的自在與哀愁


整個電影剪輯的節奏,表現出來是一種低調溫柔的疏離感。
既不是激烈的控訴現行制度下的社會黑洞,也不是悲情地表現人世炎涼。
而是單純表現出,這世界上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漂泊不定,生活在高風險裡,頑強求生。


「這種生活我最喜歡的一點──沒有最終的道別。

「我在這裡遇見幾百人,但我們從不會永別。

「我都說-我們路上見。

「而且真的,我都會路上再次遇見他們。

「我們路上見。」


其實預告已經把劇情表現出來,但屬於電影的詩意與美感只有從實際進戲院看電影才會體會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萬善祠參訪記錄

[歌詞翻譯]音樂劇《搖滾莫札特》Mozart L'opera Rock-Penser L'impossible 打破陳規

[歌詞翻譯]Woodkid - I love you